• 缩放

    缩放显示

    您可以根据当前显示调整页面缩放比例

    放大 按住 ctrl ,同时按键盘或小键盘上的 + ,放大视图显示。

    按住 ctrl+

    缩小 按住 ctrl ,同时按键盘或小键盘上的 - ,缩小视图显示。

    按住 ctrl-

    关闭

后期疫情时代,钢铁行业该如何走?

  • 发布时间2020-10-22 13:08
  • 发布人金彩集团
  • 浏览次数2857

后疫情时期,随着全球各国及国内能源结构转型的加速,国内钢铁行业绿色低碳发展形势迫在眉睫。国内钢铁企业超低排放改造实施、节能减排降碳等成为行业热点议题。目前,国内部分企业已经获得先进适用节能低碳技术与成功实践经验,如何在当前形势下,在既有的技术及经验基础上,深层次剖析和探寻新形势下钢铁企业夯实低碳发展能力建设、打造绿色发展新动能具体路径,成为钢铁行业及延伸产业发展的主旨要义。2020年9月26日,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主办,以“绿色低碳引领后疫情时期钢铁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2020(第十一届)中国钢铁节能减排论坛”在京召开。论坛上,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及钢铁产业发达的地方政府和相关行业协会负责人同来自中国宝武、鞍钢、首钢等60余家钢铁企业以及节能环保企业、科研机构、外资企业负责人就上述问题展开交流研讨。

经济重启带动钢铁需求和产供提升

“经济复苏下游需求在提升,机会难得,要抓住;钢铁行业整体信用在改善,来之不易,要珍惜。”在论坛开幕致辞中,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党委书记、执行会长何文波以一句话概括了当前国内钢铁行业总体发展形势。

他表示,生产多少钢铁不是由钢铁行业自身来决定的,而是由需求决定供给。近年来,中国GDP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中保持了中高速的持续增长,而近三年来钢铁消费在GDP中的比例即钢铁消费强度不降反升,这就意味着钢铁消费的增长幅度在这一阶段会高于GDP的增长。

针对今年以来我国钢铁行业经济运行状况,他提出了三点判断。首先,中国经济快速复苏带动钢铁需求显著增长促成钢铁生产超历史水平。数据显示,8月份生产粗钢9485万吨,增长8.4% ,前8个月生产粗钢6.89亿吨,同比增长3.7%。据钢协专家测算,钢铁实际消费同比增长约3.4%。其次,中国钢铁在疫情期间生产规模世界占比大幅提升。由于中国与世界主要经济体之间防疫成效和经济复苏的巨大差异,以及中国钢铁与世界主要产钢国之间主流钢铁生产流程和结构的明显不同,今年前8个月,中国粗钢生产量占全球的58%,生铁占全球的68%,进口铁矿石占全球出口量的71%,累计进口铁矿石7.6亿吨,同比增长11%。后续,随世界各国疫情不同程度得以控制,这一结构状况也会趋于合理。再次,钢铁出口下降进口激增形成阶段性粗钢净进口。由于国内外市场需求的巨大差异和钢铁产品价格的明显落差,叠加中国钢铁市场高度开放,疫情以来,国内钢材出口整体下降、以钢坯为主的进口快速上升,形成阶段性中国粗钢净进口。目前随国际市场形势的变化,此趋势有所缓解,但资源性产品进口仍保持较高水平。同时,钢铁行业累计利润不及去年,但资产、资金状况优于去年同期。疫情以来,行业效益整体下降,前8个月,大中型企业利润累计同比下降18.64%。但近三个月,行业利润连续超过去年同期,销售利润率均在5%以上;资产负债率同比下降0.28个百分点,且债务结构进一步优化;财务费用同比降低3.03%;行业仍然面临资源约束、环境约束以及全球经济和市场动荡的风险,但在资本市场上表现稳定,国际债信评级水平没有发生变化。

对于钢铁行业总体发展趋势,他表示,中国钢铁业自身的整体运行是正常的、发展基础是健康的、在国民经济中的表现是积极的。绿色低碳是我国钢铁行业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是提高行业竞争力的重要引擎,全行业要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为助推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差异化、长效化、减碳低排将是政策监管常态

近年,钢铁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艺过程减排、超低排放改造进展超预期,为改善全国空气质量做出了贡献。

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司长刘炳江表示,目前,全国228家钢铁企业6.1亿吨粗钢产能(重点区域159家4.5亿吨左右粗钢产能)正在实施超低排放改造。包括首钢、太钢、河钢、新兴铸管、安钢、建龙等钢铁集团下属钢铁企业在内的重点区域82家企业(3.3亿吨粗钢产能,占重点区域总产能60%)正在开展评估监测工作。他强调,推进钢铁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必须坚持以质量为核心,力求“四真”,即企业领导真重视、资金真投入、实施真工程、管理水平真提升;要点线面全流程控制,力求补齐短板;还要做好评估监测,力求货真价实。未来,政策方面将通过持续实施差异化管理以及对超低排放企业进行有效监管和长效监管,将进一步促进我国钢铁产业技术进步、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

全球绿色发展大趋势下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和碳减排工作进展以及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在低碳发展和碳交易方面也从政策方进行尝试性推进。论坛上,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司长李高表示,钢铁行业是碳排放重要行业,也是纳入全国碳排放交易市场的重点行业之一,建议我国钢铁行业提早谋划,明确碳减排目标任务,科学制定碳排放控制方案,加强培训和能力建设,积极参与碳交易市场,推动重大技术创新,以低碳发展为抓手推动行业加快提升、更好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新时代工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对工业转型升级提出新任务,生态文明建设对工业增长提出新要求,同时,国际绿色发展大趋势给我国工业发展带来新机遇。在国家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我国钢铁行业绿色发展潜力巨大、任重道远,钢铁行业应把握机遇,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深入实施节能与绿色化改造,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就要做“提供综合材料解决方案”的服务商

钢铁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是我国最具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之一。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党委书记李新创表示,疫情爆发期间和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我国钢铁行业综合竞争实力凸显。国外钢铁企业纷纷减产停产甚至关停退出。安赛乐米塔尔、日本制铁等钢铁巨头陷入巨亏。而中国钢铁企业基本都保持满负荷生产,成为了保供应保民生保发展的压舱石。2020年1-7月,世界粗钢产量同比下降5.3%,中国同比增长2.8%,除中国之外,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比大幅下降14.4%。中国粗钢产量占世界比例高达57.7%,全年有望超过60%。但近些年,其盈利能力逐年下降。2019年,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会员钢铁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30.9%;2020年上半年,黑色金属冶金及压延加工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40.3%。

对未来钢铁产业的发展趋势,他也给出判断。第一,钢铁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仍将持续。“十四五”时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仍将是钢铁行业的主线,兼并重组、绿色发展、技术创新等问题将陆续解决。其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支撑先进制造业的重要作用仍将持续。第二,钢铁行业供给能力高位增长压力仍将持续。2019年,黑色冶炼及冶延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26.0%,是制造业投资增速的8.4倍。2020年以来,黑色冶炼及压延加工业投资增速一直处于工业行业领先地位,比制造业投资增速高21.5个百分点以上。其中2月份高出近30个百分点。钢铁企业均将产能利用率的极限提升作为增强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最重要手段。在建拟建项目效率大幅提升。东南亚地区钢铁产业快速发展,并在生产成本上极具竞争力,对国内钢铁市场形成巨大压力。据悉,目前,东南亚地区国际产能合作建成投产产能已达2000万吨,在建拟建还有1300万吨产能。第三,国际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趋势对国内钢铁行业产生严重影响。2020年1-7月,我国钢铁产品遭遇各类贸易救济调查16起,直接出口+间接出口涉及钢材约1.5亿吨,涉案金额约20亿美元,占同期我国所有涉案总额的32%。第四,国内循环为主新格局的背景下产能与行业效益逆向增长。2020年8月,中国月度和日产粗钢产量均再创新高。产能置换项目和技改项目建成投产之后,产量还将大幅增加,但行业效益出现大幅下滑,甚至阶段性亏损,钢铁企业都不会主动减产限。

他预测,“十四五”时期,钢铁供给能力高位增长,甚至阶段性严重过剩的压力将仍将持续。钢铁行业整体经营效益微利甚至阶段性亏损将成为新常态。一批甚至是一大批竞争力弱的钢铁企业将被迫退出钢铁市场。因此,钢铁企业降本增效是永恒的主题。而低成本、高质量仍是钢铁企业核心竞争力。

粗钢产量、市场需求、钢材价格、铁矿价格、逆全球化、疫情影响、政策调整周期、钢材替代的周期等诸多因素决定了钢铁行业面临着发展注定无法摆脱的不确定性。国内钢铁行业惟有深耕“低碳环保”“技术创新”“产业链和生态圈建设”,才能在危机中育新机,在变局中开新局。

“钢铁企业不仅仅要做钢材供应商,更要做‘提供综合材料解决方案’的服务商。”李新创认为,高质量并不是一味的都发展高端产品,更多的体现是在产品质量稳定并满足客户需求基础上的服务升级,“要千万百计降低客户成本、千方百计增加客户效益、千方百计提升客户竞争力。”“要从钢铁到材料,从制造到服务,从中国到全球,从单个企业到全产业链的生态圈”。